本报9月16日讯(记者戴升宝 通讯员 邵帅 侯俐君 周世越)9月15日,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济南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一阶段)顺利完成临港站-机场南站区间首段主体工程顶板封顶,标志着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地铁部分正式迈向主体结构封顶冲刺阶段。
作为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连接济南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本次封顶结构为临机区间第一施工段,结构宽35米,长22.5米,混凝土浇筑方量900余立方米,采用地连墙加三道混凝土支撑支护形式,主体结构对应位置的支撑拆除后,方可进行上层主体结构施工。为确保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线路早日通车,中铁十局建设者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通过建立可视化BIM模型,利用三维仿真模型技术模拟顶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泵站站位、施工顺序等,实现项目施工可视化、进度形象立体化,确保首段顶板浇筑顺利完成。
顶板浇筑期间,中铁十局项目部日夜奋战,10余辆混凝土运输车往来穿梭,多台混凝土运输泵高效作业。同时,项目部有序组织施工生产,各项施工工序以及专业作业高度协同,形成大干快上、主动出击的态势,经过10余个小时的艰苦奋斗,最终保证施工任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按照《民航局关于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济南国际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大型机场。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按照2035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目标设计,建成后的济南国际机场将拥有3条跑道、近8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是集空港、高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航空枢纽,能够实现交通“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
本次临机区间首段顶板封顶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济南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一阶段)整体施工进度安全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为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供了强力支撑。